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3月11日

设施水产养殖“游”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双岗村,一座养鱼的大型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走进钢结构养殖区,60个整齐排列的鱼池碧波荡漾,鱼儿成群结队游弋其间。这里,正是邱村镇探索设施水产养殖新模式的核心示范区。通过智能化投喂、循环水净化、仿生态溪流等技术赋能,让水产养殖业焕发新生机,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邱村镇地处皖南,水系发达,水产养殖历史悠久。然而,传统露天鱼塘受季节、气候制约大,冬季低温导致鱼类生长缓慢,夏季高温易发病害,加之水资源消耗高、尾水处理难等问题,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24年,邱村镇政府抓住现代农业转型机遇,联合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及本地企业,启动“设施水产养殖”试点项目,并于当年6月试产。项目首期投资800万元,建设占地50亩的智能化养鱼大棚,引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恒温调控、生物过滤、水质在线监测等技术,可实现全年无间断高效养殖。

据广德市养殖代表性企业广恒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亮介绍,工厂化设施养殖就像给鱼塘盖上了“空调房”,温度常年控制在25℃左右,溶氧量、pH值等参数实时自动调节,水流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置鱼儿游动速度,重要的是投喂饲料只使用高蛋白有机饲料,拒绝投放任何药物。目前,棚内主要养殖马口鱼、光唇鱼、桐花鱼等高附加值品种,这些溪水鱼不仅体型小外形美,还是很难品尝得到的营养健康美味,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邱村镇设施水产养殖初试成功,以小切口撬动产业大变革。科技养鱼不仅让“鱼跃龙门”,更可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据测算,一个厂房放置60个养殖桶,每桶产量4500斤,养殖周期3个月,年产量可达120万斤,产值3000万元,纯利润1200万元。

(孙同兵 程力)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